知识产权保护亮剑:山东检察三年追赃超7亿
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,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战役。数据显示,2022至2024年间,山东检察机关通过精准打击侵权案件,累计为受损企业追回经济损失7.2亿元,相当于日均挽回65万元!

这些侵权案件藏着哪些'财富密码'
从假冒知名白酒包装到盗版教辅书籍印刷,侵权手段呈现产业化升级特征。特别在医疗器械领域,某企业仿制进口心脏支架注册商标,单案涉案金额就突破3000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侵犯著作权类案件三年间激增41.1%,网络盗版传播成重灾区。
检察监督'组合拳'打破'不刑不罚'困局
针对部分侵权者企图通过'打擦边球'逃避惩罚的情况,检察机关创新推出行刑衔接机制。在青岛某假农药案中,办案人员不仅追究刑责,还建议行政机关对涉案企业处以500万元顶格罚款,真正实现'一处违法,处处受限'的震慑效果。
从'被动维权'到'主动防御'的转变
山东检察机关推出的知识产权护航计划已初见成效。通过大数据筛查,成功阻止17起恶意诉讼案件,帮助某科技公司避免因虚假著作权主张导致的上市危机。此外,在寿光蔬菜地理标志保护中,检察建议推动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,让'中国菜篮子'品牌价值提升超2亿元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三年资讯官网,本文标题:《7.2亿!山东如何用三年时间让知识产权侵权者'赔了老本'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